以基督為中心/林文良 牧師
作者: writer 日期: 2025-02-02
經文:歌羅西書2:6-15
時間很寶貴要珍惜,天主教思高本聖經訓道篇七︰8說︰「事情的結局勝過事情的開端。」時間管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工作沒訂出完成時限,卻拖拖拉拉地做,最後不得不倉促草草結束,由於濫用時間,以致工作被拖延耽擱進而填滿工作完成的時間。其實帕金森定律也有正面的意義︰越到時間的底線,工作就越有效率。另有一個理論叫《80-20原理》,任何事情80%的價值,來自20%的因子,每件事情的重點只佔20%,其他80%只是襯托無關緊要,盡是灌水的現象。
我們承認時間稍縱即逝,世界外部迅速變化讓人喘不過氣來,外在世界的誘惑讓人無以招架,縱然如此,我們信主的人內心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不被這世界同化,只讓上帝改造我們,並且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緊緊跟隨耶穌就對了。
讀了歌羅西書二︰6-15,個人對保羅的這份信仰表明覺得很感動,我們當中的肢體今年的新年"心"決志,有否像這樣的決志呢?「我的生命永遠以"基督"為中心,我的生活永遠跟隨"耶穌基督"。」今天這段經文共講了13次"基督",表示非常重要。
剛剛讀了歌羅西書二:6-7:「既然你們接受基督耶穌為主,你們的行為就必須以祂為中心,在祂裡面扎根、生長,建立信心;你們就是這樣受教的。你們也要充滿著感謝的心。」《現修本》我們就是教會,整個教會要以基督為中心,耶穌基督是教會身體的頭,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元首,所以保羅特別強調「教會的基督」,這是整卷歌羅西書的感召。
一、教會以基督為中心:
歌羅西書與腓立比書、以弗所書,都是保羅在羅馬監獄同時間寫的,形式類似,強調的重點則不同。以弗所書稱所有的信徒是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稱身體的頭是耶穌基督。以弗所書強調基督的教會,歌羅西書強調教會的基督。
幾年前,我們教會副堂門口兩邊貼出主耶穌的教導的口號︰「活出大誡命、完成大使命」。主耶穌在世上留下祂所教導五樣教訓的典範︰1)盡心盡力愛主上帝,2)愛人愛己,3)使萬民作主門徒,4)奉主名為人施洗,5)教導人遵行主的教訓。
在這段經文裡,保羅用了一個農業用語,以及一個建築用語,告訴我們必須在基督裡面"生根"和"建造"。"生根"是指樹根深入在泥土裡,"建造"是指一棟建築物立在一個穩固的根基上。外國人來台灣遊玩特別喜愛指定上阿里山,阿里山森林一棵棵高聳的樹木,不知已扎根多少年代,因此歷經無數颱風吹襲,都依然堅立挺拔。台灣最近嘉義台南地區地震活躍,一棟高樓唯有建立在堅固的根基上,才能夠抵抗強震侵襲。耶穌教導我們成為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進而在基督裡面扎根,在基督裡面成長,在基督裡面建造信仰,在基督裡面為這一切感謝。
保羅強調在基督裡面"生根"和"建造"的信仰,記載在第9、10節之後所說的一切內容。對基督徒來說亦然,耶穌基督成了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成為堅固的根基。我們重新教會若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教會,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二、教會以人為中心:
華里克牧師所寫的《直奔標竿》一書裡,講到一個數據,從一千間教會問卷中解析出有89%的信徒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照顧他的家庭及個人的需要,只有11%的信徒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為基督贏得世界。而同樣這問題針對牧師,有90%的牧師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為基督贏得世界,有10%的牧師認為要照顧會友的需要。
是的,主的家當然是基督的教會,但也是人的教會,可是當一間教會只以人為中心,只為滿足人的需要,凡事只以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好比上述的數據89%的信徒的看法ㄧ般,那麼無形有形當中,教會就成了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只關心人的需求而不關心福音事工,如此教會一定變質,成為世俗化的團體。
牧者再次強調,我很感動本會2025一領二福音勇士決志表認領的名單裡(今年共認領145名未信福音對象),而我們的肢體去年底才決志的對象裡,今年1/12第一次聖禮典就已受洗得救了,結出得救的果子,聖靈的工作很奇妙。該次聖禮典兩位受洗得救者也跟著大家同心認領福音朋友,這使我們教會關心人的靈魂得救,關心福音事工。「只有看不見的價值,沒有付不起的代價」。
三、教會以聖工為中心:
教會為要吸引人進到教會,為了增加人數成長,採取事工導向好比對外社區事工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福音性的事工好比基要真裡班、讀經班、主日學事工、領袖培育系統...等,才是教會事工的主體。切記教會所有聖工永遠導向福音性的事工,這才是教會存在這個世代的目的。
我們來看看耶穌在世上所做的工作,耶穌周遊在各個市鎮鄉村當中,在各會堂裡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且醫治好了民間的各種疾病(太九︰35)。耶穌重視及從事教育、傳道及醫療的工作,但最重要的就是傳福音的工作。
教會是上帝在地上的家,是主的家。教會唯一的責任是讓耶穌基督成為「教會的主」。當耶穌基督真正成為「教會的主」的時候,祂必帶領祂的教會跟著祂所設定的目標向前奔跑。
時間很寶貴要珍惜,天主教思高本聖經訓道篇七︰8說︰「事情的結局勝過事情的開端。」時間管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工作沒訂出完成時限,卻拖拖拉拉地做,最後不得不倉促草草結束,由於濫用時間,以致工作被拖延耽擱進而填滿工作完成的時間。其實帕金森定律也有正面的意義︰越到時間的底線,工作就越有效率。另有一個理論叫《80-20原理》,任何事情80%的價值,來自20%的因子,每件事情的重點只佔20%,其他80%只是襯托無關緊要,盡是灌水的現象。
我們承認時間稍縱即逝,世界外部迅速變化讓人喘不過氣來,外在世界的誘惑讓人無以招架,縱然如此,我們信主的人內心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不被這世界同化,只讓上帝改造我們,並且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緊緊跟隨耶穌就對了。
讀了歌羅西書二︰6-15,個人對保羅的這份信仰表明覺得很感動,我們當中的肢體今年的新年"心"決志,有否像這樣的決志呢?「我的生命永遠以"基督"為中心,我的生活永遠跟隨"耶穌基督"。」今天這段經文共講了13次"基督",表示非常重要。
剛剛讀了歌羅西書二:6-7:「既然你們接受基督耶穌為主,你們的行為就必須以祂為中心,在祂裡面扎根、生長,建立信心;你們就是這樣受教的。你們也要充滿著感謝的心。」《現修本》我們就是教會,整個教會要以基督為中心,耶穌基督是教會身體的頭,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元首,所以保羅特別強調「教會的基督」,這是整卷歌羅西書的感召。
一、教會以基督為中心:
歌羅西書與腓立比書、以弗所書,都是保羅在羅馬監獄同時間寫的,形式類似,強調的重點則不同。以弗所書稱所有的信徒是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稱身體的頭是耶穌基督。以弗所書強調基督的教會,歌羅西書強調教會的基督。
幾年前,我們教會副堂門口兩邊貼出主耶穌的教導的口號︰「活出大誡命、完成大使命」。主耶穌在世上留下祂所教導五樣教訓的典範︰1)盡心盡力愛主上帝,2)愛人愛己,3)使萬民作主門徒,4)奉主名為人施洗,5)教導人遵行主的教訓。
在這段經文裡,保羅用了一個農業用語,以及一個建築用語,告訴我們必須在基督裡面"生根"和"建造"。"生根"是指樹根深入在泥土裡,"建造"是指一棟建築物立在一個穩固的根基上。外國人來台灣遊玩特別喜愛指定上阿里山,阿里山森林一棵棵高聳的樹木,不知已扎根多少年代,因此歷經無數颱風吹襲,都依然堅立挺拔。台灣最近嘉義台南地區地震活躍,一棟高樓唯有建立在堅固的根基上,才能夠抵抗強震侵襲。耶穌教導我們成為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進而在基督裡面扎根,在基督裡面成長,在基督裡面建造信仰,在基督裡面為這一切感謝。
保羅強調在基督裡面"生根"和"建造"的信仰,記載在第9、10節之後所說的一切內容。對基督徒來說亦然,耶穌基督成了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成為堅固的根基。我們重新教會若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教會,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二、教會以人為中心:
華里克牧師所寫的《直奔標竿》一書裡,講到一個數據,從一千間教會問卷中解析出有89%的信徒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照顧他的家庭及個人的需要,只有11%的信徒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為基督贏得世界。而同樣這問題針對牧師,有90%的牧師認為教會的存在目的乃要為基督贏得世界,有10%的牧師認為要照顧會友的需要。
是的,主的家當然是基督的教會,但也是人的教會,可是當一間教會只以人為中心,只為滿足人的需要,凡事只以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好比上述的數據89%的信徒的看法ㄧ般,那麼無形有形當中,教會就成了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只關心人的需求而不關心福音事工,如此教會一定變質,成為世俗化的團體。
牧者再次強調,我很感動本會2025一領二福音勇士決志表認領的名單裡(今年共認領145名未信福音對象),而我們的肢體去年底才決志的對象裡,今年1/12第一次聖禮典就已受洗得救了,結出得救的果子,聖靈的工作很奇妙。該次聖禮典兩位受洗得救者也跟著大家同心認領福音朋友,這使我們教會關心人的靈魂得救,關心福音事工。「只有看不見的價值,沒有付不起的代價」。
三、教會以聖工為中心:
教會為要吸引人進到教會,為了增加人數成長,採取事工導向好比對外社區事工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福音性的事工好比基要真裡班、讀經班、主日學事工、領袖培育系統...等,才是教會事工的主體。切記教會所有聖工永遠導向福音性的事工,這才是教會存在這個世代的目的。
我們來看看耶穌在世上所做的工作,耶穌周遊在各個市鎮鄉村當中,在各會堂裡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且醫治好了民間的各種疾病(太九︰35)。耶穌重視及從事教育、傳道及醫療的工作,但最重要的就是傳福音的工作。
教會是上帝在地上的家,是主的家。教會唯一的責任是讓耶穌基督成為「教會的主」。當耶穌基督真正成為「教會的主」的時候,祂必帶領祂的教會跟著祂所設定的目標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