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復和了!/林文良牧師

經文:以弗所書2:11-22

小羊兒喬舒亞因跛腳經常被人遺棄,遭人嘲笑,令牠非常難過。每當感到難過時,牠的朋友亞比該就會對牠說:「小小喬舒亞,不要難過,上帝為你有特別的安排!」果然,某天晚上,喬舒亞發現自己竟然身處耶穌降生的馬棚裡,上帝使用牠帶溫暖給嬰兒耶穌。這是一則《跛腳的小羊》喬舒亞感人的虛構故事。耶穌降生前,世上每一個人都因為犯了罪不完全,無法恢復最起初受造應有的樣式。罪使人隔開了原本與上帝和好的關係,如今,因著救主基督的降生,上帝宣告通過基督的救贖使你我都成了蒙祂悅納的人。

本主日祭壇上點燃第四支象徵「慈愛」的燭光進入待降節第四主日,預備心在下主日歡慶耶穌降生聖誕的日子!上帝對人類的愛,從祂將獨生愛子賞賜給世人表明出來,世人也從祂的獨生愛子被釘在十字架上體驗了愛的真正意義。我是一個忤逆上帝的罪人,不配得上帝的憐憫與祂的愛,卻因著十字架除去了冤仇,得以與上帝和好。十字架的救贖與基督嬰兒的降生是一項奧秘,我不都明白,卻完全相信。

弗二全章顯示"十字架"的重要性,記載人類沒有上帝實際的生命光景,與有上帝實際的的生命光景,兩相對照,沒有上帝的生命的結局是靈性的死亡、毫無盼可言,過一個「出生入死」的生命,就像下列經文所記載的光景──
2:1 目前,我們因犯罪違抗命令,在靈性上是死了!
2:2 這時候,我們仍隨從這世界的邪風惡俗,並且順服天界的掌權者,就是管轄著那些違抗命令的人的邪靈。
2:3 其實,我們跟世人都一樣放縱本性的慾望,隨從肉體的私慾意念。我們跟別人沒有差別,都注定了要受上帝的懲罰。
2:4 我們是失去豐盛的憐憫;我們沒有愛。
2:5 我們的靈性在違命的罪中死了的時候,因為沒有復活生命,因此我們沒救了!
2:6 我們毫無生命復活,毫無掌權。
2:7 世世代代都無恩典,也無顯示慈愛。
2:8 我們毫無恩典可靠,不憑信心得救,而是出於我們自己的行為。
2:9 既然是靠自己的行為,當然單單誇口自己。
2:10 我們不信創造者主宰;沒有什麼改造了我們,或要我們行什麼善;未有任何計劃要我們做什麼。
2:11 我們生而為外邦人的,從過去至今的情況就是未受過割禮的。
2:12 我們跟任何人事物沒有關係,是外人。我們在任何應許上完全無份,在世上毫無盼望。
2:13 我們這些從前遠離一切,至今也沒跟任何神結合或接近。
2:14 誰都沒把和平賞賜給我們,不願跟其他人合而為一,因此便相互敵對,使我們成為分裂的牆。
2:15 我們的生命仍是舊人,無法跟任何人和平相處。
2:16 我們無法跟誰和好。
2:17 基督沒來過。
2:18 我們是外邦人,我們都不能夠活在任何靈裏。
2:19 這樣看來,我們是外人或陌生人;我們是邪神子民的同胞,跟他們是一家的人。
2:20 我們跟世人一樣,沒有任何根基。
2:21我們沒有任何倚靠。
2:22我們沒有任何倚靠。

弗二是保羅在信仰上的真實體驗,時空關鍵點在第13節:「你們這些"從前"遠離上帝、"現在"卻跟基督耶穌結合的人,藉著祂的死,已經接近上帝。」(現修本)"從前"遠離上帝的情況,就是指第11、12節所說關於屬肉體、無望、敗壞、與上帝隔絕的生命光景。因著上帝的憐憫與愛差遣祂的兒子從天上臨到世上,藉著十字架的救贖生命改變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得以與基督一同復活,一同在天上掌權(4~7節)。各位,兩千年前,耶穌早已降生成為人,祂主動來修復了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16節)。

對當日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來說,基督十字架的死雖已經為他們成就了合一的工作,可是在他們中間仍然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隔閡,除了被分化為受割禮與未受割禮的人以外,怨恨、恐懼、高傲,以及對上帝教訓的誤用,使得鄰舍變成敵對。請看人類的歷史自古至今因為充滿人類互相殘殺、國攻打國、民族敵對民族的血腥故事,而搞得烏煙瘴氣。

「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這部影片描述前南非總統、也是頭一位黑人裔總統曼德拉如何利用主辦一場世界盃英式橄欖球賽的機會激發全民的愛國心,促成南非的大團結。時間是在種族隔離政策的末段,開場白的場景令觀眾印象深刻,一群黑人在爛泥巴的場地上踢足球,隔著一條馬路,對面則是在毛茸茸的草地上,有一群穿著潔淨制服的白人在踢橄欖球。就在當下,曼德拉的車隊剛好從兩者之間的馬路穿梭而過,白人這邊橄欖球隊教練,看到了車隊就說:「年輕人,要記得這一天,這是我們的國家走向滅亡的一天!」

台灣近代最大的苦難,就是1947年所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後來造成社會族群的撕裂敵對。當時的執政黨用武力加暴於台灣民間,造成許多無辜人民及許多社會菁英的性命喪生。這個事件雖在1987年被黨外人士要求公布真相,但至今對受害家屬仍無法真正平反。2011.12.12.中國時報刊登一篇「最新研究:長老教會介入228暴動」的報導,它是根據某個人偏離史實的研究,以意識形態搬弄是非,其目的自明。然而,這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以來都是受害者的角色來說,無形中卻又加深了族群之間的仇恨。

在美國,黑人與白人種族歧視的問題,雖然經林肯總統在1865年解放了黑奴,可是白人仍然嚴重歧視黑人。1955年12月1日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羅莎‧帕克斯因拒絕公車司機的命令,讓位給白人乘客,引發暴力事件。當時,在這一波非暴力反抗展開大規模反對種族隔離運動中,馬丁路德金恩牧師也參與抵制,直到1968年金恩牧師遭暗殺後,種族歧視才逐漸淡化下來。

各位兄姐,人類彼此敵對的仇恨乃源自人類敵對上帝,人類因遠離上帝的愛,聖經說我們是「外人」(12節)。「外人」的意思是人與上帝、人與人遠遠隔絕,難怪保羅描述說世上沒有盼望,沒有上帝。Xenophobia(仇外心理)是2016年度的代表字,是今年英文辭典查閱率最多的一個字。今年六月是敘利亞難民危機與英國脫歐的時間點,人們因排斥外來文化導致它出現在媒體達到高峰。

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們人類終得以脫離那悲慘的困境,因為我們所離棄的、所推開遠遠的上帝在耶穌基督裡來到我們當中,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人類,使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得以復和。今天,不管人類社會各國家、各族群、人際之間正面對著分隔、仇恨或孤獨,千萬不要忘記聖經已經完成的救贖應許,上帝已經把祂自己給了我們人類,和平近了,上帝親近了!
波蘭在經過二次大戰摧殘轟炸後,城市斷崖殘壁。蘇聯與波蘭為報復德國戰爭期間的暴行,便把德國人遺留下來的小孩強行關進孤兒院,加以凌辱。有一位原本跟母親艱苦住在下水道的德國小孩Peter Loth也被關進孤兒院,身心受盡虐待,想逃也逃不了。有一晚,蘇聯士兵將他拖到火車站,他看見一大堆小孩的屍體在那裡。蘇聯士兵舉槍向一排排的小孩掃射。輪到要射擊Peter時,她母親突然衝出人群,解開上衣,苦苦哀求,突然他被推離開死亡的行列,原來他的母親出賣肉體救出自己的孩子。Peter在十四歲生日當天才知道這個母親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在德國等著與他會合,心裡很震驚,憤恨生母只顧自己撇下他,對當時的Peter來說,要離開波蘭簡直比登天還難!彼得那時試著要離開波蘭,但因他的頭部常遭槍托毆擊留下的傷痕,就被蘇聯認定他是間諜,被安委會審問了16個月,終於輾轉來到了東西柏林的關口。雖見到了母親,彼得卻憤恨自己生母只顧自己遺棄了他,生母也看出他的懷恨及怒氣。那時,彼得卻看到生母前臂有烙刺青的號碼,又看到她的背後滿是傷痕,彼得這才明白生母悲慘的遭遇,於是傷心哭泣著擁抱生母。

原來彼得的生母是在西德跟黑人大兵結婚的,後來又生下兩個妹妹。1959年,他們搬到美國喬治亞州,彼得受盡黑白種族的侮辱,在彼此仇恨中求生存。不久,妹妹遭到繼父虐待,彼得向繼父施打後跳窗逃走了。在接下來四十年當中,彼得盡力尋找母親及妹妹的下落,接著又因加入軍隊遭到更多的歧視。彼得為了保護自己,盡可能不讓人察覺他的外國口音及真正的身份。

1988年,彼得跟妻子去參加聚會,在花園中漫步禱告親近上帝的時候,耶穌來到他面前,耶穌的臉龐出現在他眼前。彼得注視著耶穌的眼睛,耶穌帶他回到童年一幕幕的傷害--在波蘭飢餓難耐的下水道的日子、在孤兒院非人性的對待、成群遭殺害的男女及孩童、遭人瞧不起的波蘭背景、黑白種族的歧視.......等。耶穌又帶他回到母腹裡看見自己未出生時的小身子,體會到母親所承受的侮辱與毒打,彼得意識到生命剛成形時幸福喜樂的心情,耶穌告訴他主愛他,在他生命的每一階段、每一時刻都有主的同在。於是,彼得落下眼淚,答應一生一世跟隨主,永不離開主。此後,彼得學會凡事交託上帝,更把失散的親人交託上帝。

幾個月後,彼得意外地接到了一通電話說她兩個妹妹平安的消息,並得知母親剛過世,後來興奮地與妹妹們重逢。妹妹們告訴他母親是猶太裔,而且被關過集中營,經過紅十字會查詢才知道烙印在母親臂上的號碼數字就是她入營的日期,因此彼得是在母親懷孕兩個月時被關進集中營,他就是出生在集中營的。這時他慢慢地體會到是上帝要帶領他回到波蘭去面對受傷的過去,使他許多年來心靈所受到的創傷得以醫治。

彼得終於回到波蘭的集中營去,目睹毒氣室、焚化爐及牆上納粹士兵的照片,立時感受到許多人內心的恐懼。他隨即聽見耶穌的聲音說:「彼得,彼得,為我做件事。走過去,到納粹士兵的照片前跪下,饒恕他們的罪!」彼得顫抖地說:「主啊,我辦不到!」耶穌輕聲地說:「彼得,在我饒恕你以前,你必須先去饒恕別人。」最後,彼得順服了,在跪下來饒恕他們時,心裡的感受完全不同。他意識到人一生中經歷種種悲慘的遭遇,目的無不是要榮耀上帝。藉著饒恕人,彼得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喜樂,以及靈裡得著釋放的自由。

各位兄姐,聽了德國小孩彼得悲慘人生遭遇的結局之後,你作何感想?保羅告訴我們:【華】「藉著在十字架上的死,基督終止了這種敵對的形勢,藉著十字架使兩者結為一體,得以跟上帝和好。」(16節,現修本);【台】「基督通過十字架消滅彼此的敵對,互兩旁晟作一體,通及上帝和好。」(現台本)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27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