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不失的救恩/王榮昌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15:1-10 


「失而復得」的經驗可能大家都有過。但是不一定會歡喜與其他人分享。有可能你已經有更喜歡更重要的東西,或者找回的東西成為累贅與困擾。也有可能找一半不想繼續尋找下去,因為只差一個,不是那麼重要。但是上帝尋找失落的人,不同於人的想法與作法。

◎經文背景:
路加福音15章包含三個比喻:失落的羊(3-7節),失落的錢幣(8-10節以及浪子回頭(11-32節)。

整章以稅吏與罪人相對照法律賽人與文士做開始。很明顯罪人被耶穌吸引住,但是宗教領袖卻是抱怨,耶穌接納他們,甚至與罪人同桌吃飯(15:1-2)
。耶穌為何如此做,為何引發耶穌做出如此不同的回應?


其他福音書中,馬可福音提到耶穌有不同的回應(馬可2:15-16)。馬太福音則是將主題做延伸發展(馬太9:10-11、11:19,21:31)。路加福音採取的作法是把失落的羊的比喻擺在最前頭。在兩個比喻故事中,耶穌有提到稅吏-利未(5:27-39)與撒該(19:1-10),並且到他們家吃飯的事。另一個比喻故事,罪人婦女親吻耶穌的腳並且在法律賽人家吃晚餐時,以油膏抹耶穌的腳(7:36-50)。這些比喻故事中,吃飯是一個場合,至少有兩件事發生,第一件,雖然耶穌沒有判定或評論任何罪行,但某種轉變在罪人生命中發生,第二,法律賽人批評耶穌與罪人吃飯。另一個故事以法律賽人與稅吏的禱告做比較。前者感謝上帝,他不像這些其他人(像是罪人)。後者則是捶自己的胸,說:上帝憐憫我這個罪人(18:10-13)。在14章,耶穌參加另一個餐會,提到天國如同宴會,邀請的客人擴展超過原本的名單,包括窮人,癱瘓的,瘸腿與瞎眼的(14:1-24)。15章接續三個比喻的主題,都以宴會作結束。

對15章背景稍做瞭解後,今天的經文包含失落的羊與只在路加福音出現的失落的錢的比喻。兩個比喻有一個相同結構:
1) 一百隻羊失去一隻與十塊錢失落一塊。
2) 一隻羊在曠野走失與一位婦女尋找與打掃房間直到找失落的錢。
3) 他們招呼朋友與鄰居與他們一同歡喜。
4) 兩個比喻都以附加有關在天上「歡喜」勝過無需悔改的義人做結束(15:710)。

在當時社會,一般人不會擁有百隻羊,這種情況大多是好幾家人組合成的,牧羊人也是大家派人參與組成。所以失去羊,責任不會是單一人的而是要一起負起。尋回走失的羊,大家一起歡樂的事。另外農村社會,大多是自己耕作織布做衣服,以物易物,貨幣是稀少的物品,因此對於這位婦人應是將錢幣當作相當貴重物品收藏,她也知道遺失的錢幣在家裡,所以用掃地要來找出錢幣。

◎仁慈的上帝
在比喻中的牧羊人與婦人引發出上帝不僅是主動尋找從一百與十中失落的單一個體,同時也是在失落的個體被找回後一同歡樂的形象。這一位上帝不是命令順從無理要求的暴君,而是一位主動尋找復和的上帝:憐憫仁慈的上帝;不輕易發怒,充滿信實慈愛(詩篇86:15)。

◎失落與尋回
在比喻中,劇情聚焦在一些東西失落。兩個比喻都有「尋回」與「拯救」
,在原文意思失落,不只是失去一些東西,也有造成或經驗到毀壞的意思。如同失事船難,生存者不只面對船難的失去,這個事件還會繼續縈繞在他們的心頭中。

所以失落的羊與錢被找回後發生什麼事?經文的動詞不是赦免而是尋回。原文尋回的意思在15章出現7次。當羊與錢被找回,沒有任何罪的行為評論出現,而是在對於失落與罪人悔改事上,並且上帝的尋回與歡樂做關連。

不像中文「悔改」有懺悔與自責的意思,原文「悔改」的意思是指改變想法與目的:轉變對於生命的看法與回應。當上帝尋找失落的我們時,我們對生命習慣的觀點與回應方式將被改變。

當這件事發生時,因罪人悔改的事而有大歡樂。失落的羊比喻中,這段是與無需悔改的義人對照(15:7),與15章比喻開頭的引言做對應。

然而需要注意,這改變所要強調的不是兩組不同的人的對照:稅吏與罪人對照法利賽人與文士。路加福音不是要稱讚罪人的行為,在經文其他地方是以「只在意他們有興趣的事的人」描述這些人(6:32-34)。稅吏腐敗,不誠實與羅馬帝國共謀。相對,法律賽人與文士是當時的宗教領袖,如同現在的牧師神職人員。

在這議題上對於耶穌與上帝國有兩種不同的回應。罪人悔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失落,因此隨著上帝的尋找,能夠產生對他們有益的轉變。相對自以為義的人不需要上帝尋找他們,他們不論是從自己的眼光或其他人的眼光都自以為義。

耶穌已有說過,除非人悔改,不然就是滅亡,就是失落(13:3、5)。後面章節耶穌提到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19:10)。在此出現難以一時瞭解的教導: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了我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9:24-25)。

上帝的救恩是差一不失,而我們願意轉向回應這救恩嗎?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61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