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道撒好種/林文良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8:4-15

某鄉下教堂的神父發現每當他講道的時候,有些信徒總是在打瞌睡,有些信徒甚至睡到打鼾聲。可是,當別的神父應邀來講道時,聽眾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有一次,講道完,神父就去問那位剛醒過來的信徒是什麼原因,這位信徒伸伸懶腰說:「原因是你講道時,我們有把握,敢肯定您講的都對。但是,當另一個神父來講道時,我們就不敢有這種想法,不能不注意聽清楚!」


在請假旅歐期間,我已經四個主日沒講道,雖比較輕鬆,但也有機會觀摩國外教會。比較特別的經驗是5/22我在法國蒙馬特山聖心堂廣場畫家村的新巴克裡,遇到一對來自瑞典的夫妻,他們說台灣讚。6/3我們全家住在荷蘭南部的一個民宿,主人告訴我台灣讚。6/11我們夫婦在荷蘭海關出境檢查,官員告訴我們台灣No.1。

5/26約定全家到斯派克尼瑟一間三年前我們去過的基督教會做禮拜,印象深刻的是三年前讀經時信徒會翻聖經,三年後讀經時信徒竟然不翻聖經了,我四下察看信徒只看ppt.,我覺得不妥,恐怕信徒回家後也不翻聖經。

6/2全家前往荷蘭南部古都馬斯垂克,我們在參觀一間當地很氣派莊嚴的天主教大教堂,順道進入參觀,就與他們做禮拜。很為難的地方,裡面在做禮拜,外面及後面觀光客在走動參觀教堂,多多少少干擾禮拜的進行。

6/9全家在宜臻住處附近一間基督教會參加聖靈降臨節聯合禮拜,禮拜堂全滿座,一個半小時的禮拜,有很多時間是會眾及詩班的唱詩讚美主,女牧師講道約短短15分鐘。

在長老教會的禮拜中,講道的地位是整個禮拜的高峰。我個人覺得應該把「講道」改作「聽道」更確切,因為講道只有一個人在講,聽道是所有會眾都在聽,包括講道者也在聽道。會眾常期待講道者講得好,卻忽略自己也要聽得好!反過來說,我聽見有些會友說這個講師講得好,不如說這些會友聽得好。

已故周聯華牧師對講道者的要求是聲音佔最主要的地位。每一位使用口來完成他工作的人,都要十分注意聲音的訓練、使用及保養。他很佩服不單是靠喉嚨工作,且是靠聖靈事奉的傳道人。我個人只聽過周聯華牧師講過一次道,是在豐原浸信會,那也是我聽過最佩服的一次解經講道!透過周聯華牧師的講道,讓我學習講道者的角色。

耶穌是道,也是講道者,祂從天上來到地上,這時候來到加利利海邊對廣大群眾佈道,而他們都在注意聽道,將會帶出什麼樣的影響呢?請大家注意在這個比喻故事裡,耶穌強調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強調「上帝的話語」。11節說:「種子就是上帝的道」,《現修本》說「上帝的信息」。我們都知道"種子"都是一樣的,就是上帝的話語,差別就在落在什麼樣的土壤裡--落在路旁(5、12節)、落在淺土的石地上(6、13節)、落在荊棘雜草中(7、14節)、落在好土裡(8、15節)。至於"撒種者"乃是同一個人在撒種,就是指耶穌,聖子上帝從天上來到世間傳道給世人。以現代意義來看,任何只要是傳基督福音的人就是"撒種者"。

耶穌所說的比喻,對我們稍為有年紀的台灣人並不陌生,而且每一個人只要到鄉下有農田的地方去,不難看到撒種的情景。不過,按太十三:1,可四:1記載,耶穌當時是對住在加利利海岸邊的群眾講有關陸地上農民撒種的比喻,《信息本聖經》描述他們的眼睛大開卻不見一物,他們的耳朵大開卻不聽一物(Their eyes are open but don't see a thing, Their ears are open but don't hear a thing.)。我想,聖靈今晨必帶給各位意想不到的啟示。

第二個重點強調「聽上帝的話語」。8節說:「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奇怪,耶穌把"道"撒下去,講完了比喻故事,門徒竟然聽不懂,那麼群眾也一定聽不懂。耶穌把責任放在"聽道者"的身上,「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喚起人們的注意,調整自己聽道的心態。

一般人在生活中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傾聽"上,遠來得比說、讀、寫還多。我們學習多聽少說,因為"說"往往是說你所知道的,"聽"可使你學習到新事物,舉例就以"聽"的一個動作,日常生活一般對話的"聽",和做禮拜的"聽"就不同。信徒現在雖同坐在會眾席一起聆聽同一篇信息,不過每一個人對於所聽的道的領受都不同的!

威斯康辛大學溝通藝術教授Stephen E. Lucas在他所寫的《表達與演說藝術》一書定義"聽見"(hearing)與"聽進去"(listening)兩者不同。"聽見"是一種生理過程,聲波震動中耳,刺激大腦內的電化學神經傳達到內耳,直到中樞聽覺系統。至於"聽進去"則是專心傾聽和瞭解意義,即使我們已經仔細聆聽,還是只能抓住50%的內容。經過一天之後,我們就忘了,只記得10%。

記得我在之前的教會牧會時,團契曾經邀請林月桂牧師來分享,她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每一個禮拜牧師講的道那麼多,我們也許記不起來,不過至少若能聽進去一句話就很不錯啦!」這次跟團去歐洲,在每個景點導遊千交代萬交代把自己的包包背在前面,團員都照做,那就是有聽進去。

"聽"這個中文字很有意思,意即要從耳朵聽進去心裡,難怪耶穌在這個比喻故事裡用了7次"聽"字,若讀另外在對照的馬太福音十三章裡一共用了19次"聽"字,來強調"聽"對上帝的話語的重要性。耶穌更用四種不同遭遇的種子(路旁、磐石上、荊棘裡、好土裡)對上帝之道聽得不一樣就有不同回應,耶穌說得很清楚。

前三種種子是我們常常忘記的,當我們傳達上帝的道的時候,不光是一場機械式的演講而已,實在是有超自然的事情在其中發生。撒旦可以由人心中把所講的道奪去。當然,人領受道結出好果子也是聖靈的工作與保守,這是第三個重點所要說的。

第三個重點強調「聽上帝話語的好果效」,因為種子落在好土成長茂盛、結實纍纍(8、15節)。我們看見一位撒種者每次撒種,用手抓起一把種子撒出去時,他無法完全控制每一粒小小種子,但所有種子卻落在不同的土壤環境裡,其結果也完全不同!好比有些種子是落在好土裡的,有結實百倍的。「百倍」意思並不是說一粒種子生出一百粒種子,而是說最後豐收的程度很驚人!請注意,撒種者是站在一個狹小的點上撒種,它與收成的廣大面積恰成對比!一粒種子可以結實纍纍,一個播稻的點可以造成全面的收成。

這樣的人是甘心接受主道的人,聽見了上帝的話語,接受並堅忍著直到結出果實來。他們彼此的收穫也許不同,耶穌的重點當然不在到底幾十倍,而在都盡心盡力去持守,耶穌要上帝的話語落在這種類型的人身上。老實說,前三種人都是對上帝話語無心的人。真正的聽道往往是在禮拜後,而不是禮拜中。

教會每主日都有好些新朋友來來去去,許多人往往是來觀望的。他們對基督教、教會、禮拜儀式、傳說中或朋友介紹的教會感到好奇,當他們來兩三次之後,就不再感到好奇,也就不再來了。他們對上帝的話語無心。

各位,"聽"或"怎樣聽"實在很重要,因為主耶穌一再強調「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可見,主耶穌的福音在人心中是否生效,不是種子不好,因為種子是至高上帝的話語,而是要看聽道的人在他們內心是否有好的預備,是否有良善誠實的心,是否有堅忍的恆心,是否有敞開心耳去聽?聽道要聽出道理,覺得有道理,內心自然渴慕"道"及"聽道",進而接受"道",相信"道"。

在台灣,福音的確難傳,但絕非沒機會,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是我們要好好把握的!謹記路加福音作者的教導:「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路八:18)羅十:17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我們之所以信道,乃因我們曾"聽道",我們曾"聽道"乃因有人傳道。各位,不知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信得很鈍,因為你聽得也很鈍,願主幫助你留心去聽!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85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