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上帝的生活(基督裏的新生活):所以…要與不要/潘暉暋老師

經文:羅馬書12:1-2

五旬節(亦稱聖靈降臨節)是教會的重要節日,它的重要意旨之一在舊約利未記有詳細的記載,就是聚集獻祭敬拜上主(利23:2, 15-22)。思想耶穌升天前的吩咐(馬28:18-20;可16:15;路24:45-48;約15:27;徒1:8),記著幾個重要語詞如權柄、開心竅明白聖經、聖靈、能力、悔改和赦罪的道、施洗、教訓遵守、做見證和主同在,接著再閱讀使徒行傳二章的記載,我們可發現幾項初期教會的特色要點,例如:受揀選和救贖的關係(利23:15-22);認識聖靈的身分和角色(羅5:5;弗1:13-14;帖前4:7-8;約壹3:23-24);悔改受洗罪得赦免是領受聖靈的前提(徒2:38);以及聖靈降臨的目的是得能力做見證 (徒1:8),也就是活出同心合意充滿愛的教會生活 (徒2:46-47)。連結這些要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保羅在羅馬書12章1-2節中勸勉信徒成為活祭,活出事奉上帝的生活的背景與原因。

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清楚地指出信徒要做甚麼(What;羅12:1)以及該如何做(How;羅12:2)。他藉著連接詞「所以」從羅馬書1-11章中詳述上主創造萬物,人的違逆墮落(罪),以及相信接受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犧牲救贖(因信稱義),進而勸勉信徒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操練成聖蒙主喜悅的聖潔生活,並且領受與主同在的永活生命。保羅的勸勉提醒我們敬拜主事奉祂1)要明白上主的憐憫,2)成為聖潔且是上主所喜悅的活祭;而面對今世多元的社會環境與思潮,3)不要被世界同化,而是4)要受主改造,更新心思意念,明察並見證上主的旨意。

首先是明白上主的憐憫。保羅在羅馬書11:28-32清楚指出上主特意要憐恤眾人。在提多書3:4-7說「...我們的救主上帝已經顯出他的慈悲和仁愛,藉著聖靈所施重生和更新的洗,拯救了我們;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有甚麼好行為,而是因為他憐憫我們。藉著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上帝把聖靈豐豐富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由於他的恩典,我們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而得到所盼望那永恆的生命。」彼得在彼得前書1:3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這些經文都顯示上主的憐憫,定意要拯救人類。

保羅接著勸勉信徒成為聖潔而且是上主所喜悅的活祭。這個「活祭」是上主所選召而且得憐憫的(彼前2:9-10;申7:6)。其中有幾個含義:1)它和「義」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與上主有合宜的關係。羅馬書6:13指出不要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或說向罪投降、作了邪惡的工具),而是獻給上帝作義的器具;2)順服(羅6:16)。指的是順服上主,作義的奴僕,主權在上主;3)成聖作聖潔的器皿(羅6:19)。這些含義對當今的基督徒有著重要的提醒,我們要謙卑地審視自己是否跟主有合宜的關係?日常生活中是否是一位順服上主,聖潔的活祭?還是只有禮拜天到教會時才是。

作為「活祭」要彰顯出聖潔。聖經中多處(出19:6;利19:2b;民15:40;詩29:2;96:9a)指出我們不只是祭司(敬拜主的人),而且是聖潔(holy)的百姓,要以聖潔來敬拜主。彼得前書2:4-5告訴我們要像主耶穌是活石一樣,用來建造屬靈的聖殿,要做聖潔的祭司。在教會的服事當中,有時會因為彼此之間太熟,或者對「彼此相愛」意涵的誤解或誤用,導致弟兄姊妹之間,甚至包括長老、執事、同工以及傳道者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不聖潔、虧欠上帝、不榮耀上主的事。

蒙主喜悅的活祭提醒我們事奉主必須有正確的態度,其中包括方法與內容。幾年來拜訪並參加不同教會的敬拜,有時會觀察到事奉人員在聚會前三五分鐘才到達;也聽聞詩班成員平時沒參加練習,但重要節慶一到,也穿上絲袍,拿起歌本,上台獻詩;或者教會主日禮拜出現「千千萬萬」的現象(台語:清清慢慢。喻指信徒參加聚會姍姍來遲)。這些誤失顯示我們對事奉主的態度,不只失了敬虔,也虧欠了所尊崇,所敬拜的上主。希伯來書12:28提醒我們上主喜悅的是「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祂。」

記念並遵行上主的命令也是上主所喜悅的。以敬拜為例,對教會整體而言,上主喜悅的未必是聚會的敬拜禮儀,而是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18)。彌迦書6:7-8明確指出上主喜悅的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更勝於公羊、橄欖油、甚至長子的獻祭。

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第二節以「要與不要」提醒信徒如何成為聖潔且是上主所喜悅的活祭;其中「不要」是消極的,「要」是積極的。首先保羅提醒信徒不要被世界同化。「同化」是社會學常用的語詞。這在移民的社會裡可以明顯地看見...新移民為了在主流社會存活,就調適自己,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慢慢地就融入了主流社會。相同地,初代教會的信徒也面臨多種哲學思想的挑戰,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受到影響。在當時社會思想中有一種稱為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它滲入當時的基督教信仰,也導致信徒在信仰上的混淆。諾斯底(Gnostics)希臘原文的字根是gnōsis,是知識(knowledge)的意思。它主張肉體物質是惡的,而靈界是善的;有一位未知的神在其他諸靈之上;人必須透過與至高神接觸所得的神祕知識才能得到拯救等等。摘要地說,因為肉體是惡的,而靈界是善的,諾斯底思想因此衍生出兩種主要學說:伊壁鳩魯學派-主張放縱享樂的生活哲學,以及斯多亞學派-主張禁慾苦修。這些與保羅所傳講的耶穌和復活的道有極大的不同。所以使徒行傳17:16-18記載,保羅與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有所爭論。

再看今日的教會,或說今天所處的社會,我們同樣面對類似初代教會時期諾斯底主義的社會思潮,比如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平實說,後現代思潮有其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它的特色是質疑甚至批判邏輯性觀念與結構性闡釋的絕對性、獨一性,以叛逆或懷疑的態度挑戰傳統和理性的權威。過去三四十年來,它也逐漸影響了基督教會的神學思想與運作方式。

面對後現代的思潮,對基督徒而言,保羅在歌羅西書2:6-8告誡信徒「既然你們接受基督耶穌為主,你們的行為必須以他為中心,...要謹慎,不要被虛妄的哲學迷住了;因為那種學說...不是根據基督。」換言之,若我們宣告自己是基督的跟隨者,就應以基督為依據,儆醒我們的生活方式,並且明辨社會思潮的真義與本質。例如,我們經常聽聞人本思想,自由主義,多元尊重,新時代或某某運動...等等。所必要的,是謹慎的明察思辯它是否符合聖經的教導,彰顯基督的精神(即以基督為中心或是以人為中心的論述);而不是只要是創新、新潮,就去追隨成為它的「粉絲」,甚至自我感覺良好。

從積極面來說,保羅勸勉信徒事奉上主的生活要「受主改造,更新心思意念」(羅12:2)。「受主改造」指出改造的來源是上主,重點就是要連結上主並且以上帝國的心靈來事奉主。以弗所書4:23-24說「你們的心思意念要更新,要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歌羅西書3:9-10記載「不可彼此欺騙,因為你們已經脫掉舊我和舊習慣,換上了新我。這新我,由創造主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不斷地加以更新,能夠完全地認識他。」兩處經文都指出要照著上帝的形像改造。換言之,上主可傳承給人的特質屬性(attributes)如公義,聖潔,良善,智慧等就是基督徒受改造的目標和方向。進一步來說,我們的事奉生活要顯示出上主的相似性(林前11:7)以及代表性(創1:28)。所要小心注意的是,不要因為「相似性」或「代表性」就誤以為自己是神,是上主。

保羅最後要信徒明察並見證上帝的旨意。這是今日的教會以及每位基督徒該有的裝備。基本上有三方面可幫助我們:禱告祈求,勸誡教導,以及主的話語。歌羅西書1:9-10 記載保羅和提摩太為信徒的代求「...我們不斷地為你們禱告,求上帝使你們從聖靈得到各樣的智慧和理解力,能夠充分地認識他的旨意。這樣,你們的生活就會合乎主的要求,凡事使他喜歡。同時,你們會在生活上結出各種美好的果子,對上帝的認識也會增進。」在教會或個人的禱告中,我們常把重點擺在教會所計劃或進行中的事工,或是個人及家庭面臨病痛或難處的代禱,而忽略了「求上帝使你(我)們從聖靈得到各樣的智慧和理解力,能夠充分地認識他的旨意。」有了正確的方向目標,事奉的生活就會有美好的果子,也更加地認識主。

其次是勸誡教導。歌羅西書1:28指出「...我們向所有的人傳揚基督,用各樣的智慧勸誡教導大家,為要使每一個人成為成熟的基督徒,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勸戒教導的目的是要裝備信徒成為健康成熟的基督徒。所要學習的是以主的愛誠實地說出真理,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來12:6,10;啟3:19);而不是睜一眼閉一眼,顧面子習息事寧人的「喬事接納」。再者,主的話語是明察見證上主旨意的依據。因為「全部聖經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對於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處,要使事奉上帝的人得到充分的準備,能做各種善事。」(提後3:16-17)今日教會所需要的,不只要鼓勵信徒讀經(reading Bible),更要好好地研究查考聖經(studying Bible)。

教勢發展或成長是每個教會組織關心的議題。有的著重在量(如人數及奉獻)的增加,有的著重在質的增長(如靈命增長)。教會聚會中,禱告會,查經或小組聚會,以及成人主日學是衡量教勢發展的部分重要參考指標。月前從長老教會總會網站下載了中會的相關資料,雖然有不少教會的資料並未更新,從概略粗淺的統計中仍然可看見當前的教勢發展情形。值得教界領袖及信徒關心警惕的是參加上述聚會的人數百分比(2%-7%)不只令人憂心,也是讓聖靈擔憂的。長老教會總會於四月底在馬偕醫院召開年度會議,以「相愛連結肢體,生命見證基督」為年度主題,會中鄭仰恩牧師以「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為題作專題演講,似乎指出當前教會信仰上面臨的挑戰與危機。

迎接即將來到的聖靈降臨節,面對今日複雜多變的社會,基督徒迫切需要從聖靈而來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充分辨明上主的旨意。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約14:6-7a)無論是個人、家庭或教會,認識基督和祂所說的道路(方向目標)、真理(價值意義)、生命(生活方式與內涵),將是教會及每位基督徒尋求內在靈命性格的改變到全人的更新的過程中,值得嚴肅思考的選擇。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92 | 列印